王良顺

发布者:李芳发布时间:2025-09-06浏览次数:1640

姓  名:
 王良顺
性  别:
学  历:
研究生
学  位:
博士
硕  导:
博  导:
E-mail:
wlsoo@sina.com
职  称:
教授
职  务:
  
研究方向:
职务犯罪

个人简介  

1984年6月毕业于江汉大学法律专业;1989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刑法学专业,获法学硕士学位;2006年6月,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1984年7月-2004年6月,武汉公安干部学院讲师、副教授;2004年7月至今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、教授。

任职与荣誉


学术成果  


著作

(1)参与翻译:[美]道格拉斯·N胡萨克:《刑法哲学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。

(2)主编:《中国刑法教程》,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。

(3)主编:《经济犯罪定罪实务》,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。

(4)专著:《单位犯罪论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

(5)合著:《刑法各论》(三序三),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。

(6)合著:《全球视野下的犯罪学原理》(三序一),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。

(7)专著:《法人犯罪比较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。

(8)参编:《刑法学》,齐文远主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。

(9)参编:《中国刑法评注》,冯军、梁根林、黎宏主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国内期刊论文

(1)《论犯罪构成的内在结构》,《中南政法学院学报》1988年第3期。

(2)《论我国刑法中的图利目的》,《中南政法学院学报》1992年第2期。

(3)《寻衅滋事罪废止论》,《法商研究》2005年第4期。

(4)《论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制与立法完善》,《湖北社会科学》2005年5期。

(5)《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关系的新解读》,《河北法学》2005年第6期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刑事法学》全文转载。

(6)《On the Scope of Entity Crimes》,《中国法学(海外版)》2006年第5期。

(7)《论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07年第2期。

(8)《论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与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》,《法商研究》2007年第2期。

(9)《单位犯罪理论地位探析》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3期。

(10)《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》,《法学》2008年第2期。

(11)《单位犯罪成立与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》,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》2008年第3期。

(12)《论被害预防》,《武汉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08年第4期。

(13)《论量刑根据──兼论刑法第61条的立法完善》,《法学家》2009年第5期。

(14)《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》,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》2009年第6期。

(15)《美国法人犯罪的归责》,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09年第6期。

(16)《论挪用公款罪中的“将公款供给其他单位使用”》,《法学》2010年第1期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刑事法学》全文转载。

(17)《管理、监督过失及其判断》,《政法论坛》2010年第6期。

(18)《论重婚罪中的“有配偶”和“结婚”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2年第1期。

(19)《论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》,《法商研究》2013年第2期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刑事法学》全文转载。

(20)《应当确立从严惩处的环境刑事政策》,《环境保护》2013年第2期。

(21)《关于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性质的理性思考》,《政法论丛》2014年第4期。

(22)《宣扬极端主义罪基本构成要素与司法适用探析》,《法学杂志》2016年第10期。

(23)《保护法益视角下经济刑法的规制范围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17年第6期。

(24)《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的问题辨析与路径选择》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2019年第6期。

(25)《预防刑法的合理性及限度》,《法商研究》2019年第6期。

(26)《惩治有组织犯罪的基本原则与立法实现路径——以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为背景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21年第6 期。

(27)《刑事合规需要澄清的基础问题》,《政法论丛》2022年第6期。

(28)《刑事合规制度的基本价值与本土化路径》,《法商研究》2023年第6期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国内会议论文  

    《单位犯罪概念研究》,2007年全国刑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;《关于恐怖犯罪刑事政策的思考》,2014年中国犯罪学会年会论文;等等。


获奖情况